购买了工伤保险后企业是否还需赔款要分情况而定。若工伤赔偿项目中,工伤保险基金承担了大部分法定赔偿责任,如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等,但在一些情况下企业仍需承担相应责任,比如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等。这取决于工伤保险的赔付范围以及法律规定企业应承担的部分。

一、买了工伤保险企业还需赔款吗

买了工伤保险后企业是否还需赔款,视具体情况而定。工伤保险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企业的工伤风险,但并非所有费用都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1、企业无需额外赔款的情况

当工伤保险基金按照规定足额支付了各项法定的工伤赔偿费用时,对于这些已赔付的项目,企业通常无需再重复支付。例如,工伤职工的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等,若工伤保险基金已承担,企业在这些方面无需再额外支出。

2、企业需要赔款的情况

企业仍需承担部分责任。一是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职工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二是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若职工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三是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部分费用由企业支付。

买了工伤保险企业还需赔款吗(0)

二、买了工伤保险企业在哪些情况下需额外赔款

即便购买了工伤保险,企业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仍需额外赔款。

1、未及时参保导致的费用

如果企业未在规定时间内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发生工伤后,在此期间的工伤保险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例如,企业延迟为新入职员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该员工在此期间发生工伤,企业就需承担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全部费用。

2、工伤保险待遇不足部分

在某些情况下,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赔偿可能无法完全弥补职工的实际损失。比如,工伤职工因工伤导致的一些特殊医疗需求,超出了工伤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在实践中可能需要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补偿。职工因工伤造成的精神损害等,工伤保险一般不予以赔偿,企业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3、企业存在过错导致的额外赔偿

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过错,如未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工作环境、未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等,导致职工发生工伤,除了正常的工伤赔偿外,职工可能会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企业承担因过错造成的额外赔偿责任。

三、买了工伤保险企业赔款的标准是什么

企业在购买了工伤保险后,若需要赔款,有相应的标准。

1、停工留薪期工资标准

停工留薪期内,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应按照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执行。原工资一般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这里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2、伤残津贴标准

对于五级、六级伤残职工,难以安排工作的,企业支付的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且用人单位需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会根据伤残等级确定相应的补助月数,例如,某地区规定十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5个月的本人工资。

综上所述,购买了工伤保险并不意味着企业完全无需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企业在不同情况下可能需要承担额外赔款,且赔款有相应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和职工可能会对工伤赔偿的范围、标准等存在疑问,比如如何准确计算停工留薪期工资、不同地区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差异等。如果您在工伤赔偿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