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公司拒绝执行,会面临一系列不利后果。公司可能会被劳动者申请强制执行,名下财产会被查控处置,还会产生滞纳金等额外费用,同时公司的信用也会受损,影响其正常经营和发展。

一、劳动仲裁后公司拒绝执行的后果是什么

劳动仲裁后公司拒绝执行,会产生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

1、财产查控与处置

法院可以查询、冻结、划拨公司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公司的其他财产。这些财产包括公司的办公设备、生产资料等,以确保仲裁裁决得到执行。

2、滞纳金与罚款

公司可能需要支付迟延履行金或滞纳金。如果公司拒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裁决,还可能会被法院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信用受损

公司的信用记录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可能导致公司在银行贷款、招投标等方面受到限制,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劳动仲裁后公司拒绝执行的后果是什么(0)

二、劳动仲裁后公司拒绝执行会被列入失信名单吗

劳动仲裁后公司拒绝执行,是有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的。当公司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仲裁裁决时,符合一定条件就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纳入失信名单的条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公司存在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等情形,人民法院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失信名单的影响

一旦被列入失信名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等相关人员会受到诸多限制。例如,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等方面也会受到限制。

3、移除失信名单的条件

如果公司履行了仲裁裁决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会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其失信信息。

三、劳动仲裁后公司拒绝执行劳动者如何维权

当劳动仲裁后公司拒绝执行时,劳动者有多种途径可以维权。

1、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需要提交仲裁裁决书、强制执行申请书等相关材料。

2、寻求行政部门协助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情况,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公司进行监督检查,责令公司履行义务。

3、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公司拒不执行仲裁裁决情节严重,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公司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后公司拒绝执行会面临财产被处置、信用受损等后果,还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劳动者也有多种维权途径。如果公司不配合执行,不仅会面临法律的制裁,还会对自身的经营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那么,公司被强制执行后对其股东有什么影响?劳动者在申请强制执行时需要注意哪些时间节点?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