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2年没有签合同也没有买社保,劳动者可通过与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补偿(可能部分已过仲裁时效),若解除劳动关系还可要求经济补偿。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首先要明确自己拥有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过,主张双倍工资补偿存在仲裁时效问题,一般仲裁时效为一年。工作12年,大部分双倍工资补偿诉求可能已过时效,但仍可要求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关于未缴纳社保:《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缴12年的社保费用。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维权途径:劳动者可以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明确提出补缴社保、签订合同等要求。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检查和处理。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关补偿和补缴社保。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整个维权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作年限等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