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鉴定为十级伤残保险不赔,可先与保险公司协商沟通,明确不赔原因。若因不符合理赔条件,需查看保险合同条款;若属无理拒赔,可收集证据向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投诉,也可通过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
当劳动鉴定为十级伤残而保险不赔时,首先要冷静处理,按以下步骤维护自身权益。
与保险公司协商:主动联系保险公司,要求其说明不赔的具体原因。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可能因认为此次伤残情况不符合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障范围、被保险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索赔资料不完整等原因而拒赔。例如,有些意外险可能对伤残的认定标准与劳动鉴定标准有所不同,保险公司可能依据自身条款认为未达到赔付标准。通过与保险公司的沟通,可以了解其拒赔的依据,同时也可向其解释实际情况,争取达成一致。
审查保险合同:仔细研读保险合同条款,确认自己的情况是否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查看合同中关于伤残赔付的具体规定,包括伤残等级的认定方式、赔付比例等。如果发现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与合同条款不符,可进一步与保险公司理论。比如,合同明确规定十级伤残在赔付范围内,而保险公司却以其他理由拒赔,这就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
收集证据:收集与此次伤残相关的所有证据,如劳动鉴定报告、医疗记录、诊断证明、费用清单、保险合同、缴费凭证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证明自己的主张,为后续的维权行动提供支持。
向监管机构投诉:若与保险公司协商无果,认为其存在无理拒赔的情况,可以向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投诉。投诉时要详细说明事情的经过、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以及自己的诉求,并附上相关证据。监管机构会对投诉进行调查处理,督促保险公司依法履行赔付义务。
仲裁或诉讼:如果投诉仍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通过仲裁或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仲裁是一种相对快捷、灵活的争议解决方式,双方需事先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诉讼则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收集到的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