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条款不合理但已签字,并不意味着只能接受不合理条款。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变更合同条款;若协商不成,对于显失公平或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条款,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的方式,请求确认该条款无效或撤销该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如果劳动合同中的条款明显违反公平原则,即使已经签字,劳动者也有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一步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劳动者可以以友好的方式向用人单位提出条款不合理的问题,说明自己的诉求和理由,争取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对不合理的条款进行修改或调整。在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的沟通记录,如邮件、聊天记录等,以备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

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劳动者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果劳动合同条款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在劳动合同中,如果某些条款使劳动者承担了过多的义务,而用人单位却享有过多的权利,严重失衡,劳动者可以请求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撤销该条款。

如果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情形,导致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了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该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申请确认该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一旦合同被确认无效,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劳动报酬等权益。

在整个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文本、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记录、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同时,要在规定的时效内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避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劳动合同条款不合理但已签字怎么办(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