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诉讼中诉讼费的承担问题需依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而言,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若双方都有责任,则由双方分担。在行政赔偿案件中,若原告胜诉,通常由被告承担诉讼费;若原告部分胜诉、部分败诉,人民法院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双方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若当事人自行和解或经调解达成协议,诉讼费用的负担可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由法院决定。

一、行政赔偿诉讼诉讼费由谁承担

在行政赔偿诉讼里,诉讼费承担问题遵循一定的法律规则。通常情况下是“败诉方承担诉讼费”。若原告在行政赔偿诉讼中胜诉,意味着被告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被判定违法并给原告造成了损害,此时被告需承担诉讼费用。这是因为被告的违法行为引发了这场诉讼,让原告遭受了损失,由其承担费用是合理的。

1、部分胜诉部分败诉情况

当原告部分胜诉、部分败诉时,人民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来决定双方各自应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法院会综合考量原告的诉讼请求得到支持的比例、被告行政行为违法的程度等因素。例如,原告提出了多项赔偿请求,法院支持了部分请求,那么就会按照支持和未支持的比例等情况,合理分配双方承担的诉讼费。

2、自行和解或调解情况

若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和解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诉讼费用的负担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这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若双方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决定。比如,双方在调解中就赔偿数额等达成一致,但对诉讼费承担无法协商,此时法院会根据案件整体情况作出决定。

行政赔偿诉讼诉讼费由谁承担(0)

二、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胜诉诉讼费承担情况

当原告在行政赔偿诉讼中胜诉时,诉讼费一般由被告承担。这是对原告合法权益的一种保障和对被告违法行为的一种制裁。

1、保障原告合法权益

原告因被告的行政违法行为而遭受损失,为了维护自身权益提起诉讼。如果让原告承担诉讼费用,无疑会增加原告的维权成本,不利于鼓励公民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由被告承担诉讼费,能让原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维权的经济压力,使其更有信心和动力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制裁被告违法行为

被告的行政行为违法并给原告造成损害,承担诉讼费是其应付出的代价之一。这可以促使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更加谨慎,严格依法办事,减少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例如,某行政机关违法拆除了公民的房屋,公民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并胜诉,该行政机关承担诉讼费,这对其是一种警示,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规范行政行为。

三、行政赔偿诉讼中部分胜诉部分败诉诉讼费承担情况

在行政赔偿诉讼中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情况较为常见,此时诉讼费承担需法院合理判定。

1、综合考量因素

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双方承担的诉讼费。一方面会看原告的诉讼请求得到支持的比例。若原告提出了10万元的赔偿请求,法院支持了6万元,那么在确定诉讼费承担时会考虑这个比例。另一方面会考量被告行政行为违法的程度。如果被告的行政行为只是部分违法,那么其承担的诉讼费比例可能相对较低。

2、公平合理原则

法院在决定诉讼费承担时遵循公平合理原则。要确保双方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原告提出的部分赔偿请求不合理,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那么这部分对应的诉讼费可能就由原告承担;而被告的行政行为确实存在违法之处,就需要承担相应比例的诉讼费,以实现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行政赔偿诉讼中诉讼费承担问题较为复杂,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在实际案件中,还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影响诉讼费承担。比如被告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虽然违法,但原告在诉讼中有不正当行为等。如果您在行政赔偿诉讼中遇到关于诉讼费承担等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