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遭遇知识产权侵权时,诉讼时效是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情况下,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不过,在司法实践中,若侵权行为持续,在该知识产权保护期内,权利人起诉请求停止侵权,法院会支持;若请求损害赔偿,赔偿数额自权利人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计算。

一、我被别人知识产权侵了,权诉讼时效是多久

当您的知识产权被他人侵犯时,诉讼时效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所以,通常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时效也是三年。

1、起算时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例如,您发现他人未经许可使用您的专利技术,从您知晓这一侵权行为和侵权人是谁的那天开始,三年的诉讼时效就开始计算了。

2、特殊情况

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如果侵权行为一直在持续,并且该知识产权仍在保护期内,权利人起诉请求停止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于损害赔偿数额,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计算。也就是说,即使侵权行为已经持续了很久,但赔偿只计算最近三年的。

我被别人知识产权侵了,权诉讼时效是多久(0)

二、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如何确定

确定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的起算点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权利人是否能在有效的时间内维护自己的权益。

1、知道权利受损害和义务人

一般而言,当权利人明确知道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了损害,并且知道具体的侵权人是谁时,诉讼时效开始起算。比如,著作权人发现某网站未经授权发布了自己的作品,从其发现该网站和具体侵权行为的时间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2、应当知道的情形

“应当知道”是一种法律推定。即使权利人实际上可能没有意识到权利被侵害,但根据客观情况,一个合理的人在相同情况下应该能够发现侵权行为,此时也视为诉讼时效开始起算。例如,某知名商标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当市场上出现明显的假冒该商标的商品时,商标权人即使没有实际看到这些商品,但基于市场的一般情况和商标的影响力,也被认为应当知道侵权行为的发生。

3、复杂侵权行为的起算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比如涉及到专业技术鉴定等情况,起算点可能会更难确定。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以权利人通过合理的调查和努力能够确定侵权事实和侵权人的时间为准。

三、超过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起诉会怎样

如果超过了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起诉,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1、丧失胜诉权

根据法律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也会受理案件。但是,如果被告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进行抗辩,并且法院查证属实,那么权利人将丧失胜诉权。也就是说,法院不会支持权利人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等民事责任的诉讼请求。

2、侵权人自愿履行不受限制

即使超过了诉讼时效,如果侵权人自愿履行赔偿等义务,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而且侵权人在履行后,不能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要求返还。

3、不影响停止侵权请求

虽然超过诉讼时效可能无法获得损害赔偿,但如果侵权行为仍在持续,权利人请求停止侵权行为的,法院一般会支持。因为停止侵权是为了防止侵权行为的进一步扩大,保护知识产权的现状。

了解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对于权利人维护自身权益非常重要。除了上述问题,还有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数额如何确定、如何收集知识产权侵权证据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知识产权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