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是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侵犯人身权情形,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为公民在遭受行政侵权时维护自身精神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行政赔偿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行政赔偿是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人身权,若致人精神损害,应承担相应责任。

1、责任承担方式

当出现致人精神损害的情况,首先要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比如,行政机关错误拘留公民,导致其名誉受损,就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恢复其名誉。

2、严重后果的赔偿

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所谓严重后果,一般指受害人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例如,行政机关违法强拆导致公民失去住所,使其遭受巨大精神痛苦并引发精神疾病,此时就应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行政赔偿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0)

二、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申请条件

在行政赔偿中申请精神损害赔偿是有一定条件的。并非只要有精神损害就可以获得赔偿。

1、行政行为违法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必须是违法的。比如,没有合法依据进行拘留、非法拘禁等。只有违法的行政行为导致的精神损害才可能获得赔偿。

2、精神损害事实

要有明确的精神损害事实。这需要有相关证据证明,如医院的诊断证明、心理咨询报告等。证明受害人因行政行为遭受了精神痛苦,如失眠、焦虑、抑郁等。

3、因果关系

精神损害与违法行政行为之间要有因果关系。即精神损害是由该违法行政行为直接导致的。如果精神损害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就不能要求行政机关进行精神损害赔偿。

三、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

目前我国对于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计算标准。

1、考虑因素

法院在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侵权行为的手段、场合、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

2、实践案例参考

在实践中,可以参考一些类似案例。但每个案件都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地照搬。例如,在一些违法拘留案件中,精神损害抚慰金可能根据拘留的天数、受害人的精神痛苦程度等综合确定。

行政赔偿中包含精神损害赔偿,但无论是申请还是确定赔偿数额都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界定、赔偿程序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行政赔偿方面有法律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