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仲裁判定公司需给予赔偿,但公司不支付时,劳动者可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等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以下将详细阐述应对方法及相关关联问题。
一、劳动仲裁的赔偿公司不支付怎么办
当公司不支付劳动仲裁裁决的赔偿时,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要明确仲裁裁决是否已生效。一般而言,若双方在规定时间内都未向法院起诉,仲裁裁决就会生效。生效后,公司若不支付赔偿,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准备申请材料
申请强制执行需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的仲裁裁决书、劳动者的身份证明等材料。强制执行申请书要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申请执行的事项及事实与理由等内容。
2、选择管辖法院
通常是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提交申请后,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予以受理。
3、配合法院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劳动者要积极配合法院,提供公司的财产线索,如公司的银行账号、不动产信息等,以便法院顺利执行。

二、劳动仲裁赔偿公司不支付会有什么后果
若公司拒不支付劳动仲裁赔偿,会面临多方面后果。从法律层面来看,法院强制执行时,会查询公司的财产情况,对其银行存款、车辆、房产等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若公司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公司及其相关负责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1、信用受损
公司的这种行为会影响其信用记录。在如今信用体系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不良的信用记录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在融资、招投标等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
2、声誉受损
在社会上,公司不支付赔偿的行为会损害其声誉,影响其与合作伙伴、客户的关系,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三、劳动仲裁赔偿公司不支付如何申请法律援助
若劳动者经济困难,在公司不支付赔偿时可申请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有一定的条件和流程。
1、确认符合条件
一般要求劳动者经济困难,如属于低保户、特困户等,或者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主张民事权益等情况。不同地区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可能有所差异。
2、准备申请材料
需要准备法律援助申请表、经济困难证明、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等。经济困难证明可由劳动者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
3、提交申请
向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法律援助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指派律师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劳动者处理强制执行等相关事宜。
当遇到劳动仲裁赔偿公司不支付的情况,劳动者有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还可能会遇到如公司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申请法律援助不通过怎么办等相关问题。若大家在处理此类法律问题时遇到疑惑,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