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者因病被辞退,其劳动权益可通过确认辞退合法性、要求经济补偿、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保障。需明确单位辞退是否合规,若违法可要求双倍赔偿,还可申请仲裁维护权益。

一、因病被辞退劳动权益如何保障

当劳动者因病被辞退时,可从以下方面保障自身劳动权益。要确认单位辞退行为是否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若单位未按此规定操作,属于违法辞退。

1、要求经济补偿

若单位是合法辞退,应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若单位是违法辞退,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其支付赔偿金

2、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与单位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医疗证明、辞退通知等,以证明自己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患病情况以及单位的辞退行为等。

因病被辞退劳动权益如何保障(0)

二、因病医疗期内被辞退劳动权益保障

劳动者在因病医疗期内被辞退,其劳动权益受法律严格保护。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一般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确认医疗期时长

医疗期的长短根据劳动者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例如,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等。

2、维护自身权益

若单位在医疗期内违法辞退劳动者,劳动者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若劳动者不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与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因病被辞退后如何申请劳动仲裁保障权益

当劳动者因病被辞退后申请劳动仲裁保障权益,需按一定流程进行。

1、准备仲裁材料

需准备仲裁申请书,要详细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同时,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如上述提到的劳动合同、工资条、医疗证明、辞退通知等。

2、提交仲裁申请

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一般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在一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

3、参加仲裁庭审

若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请,会安排庭审。劳动者要按时参加庭审,在庭审中要如实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进行辩论等。仲裁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裁决。

综上所述,劳动者因病被辞退时,要清楚自身权益,通过合法途径保障自己的权益。相关问题还有如医疗期工资如何计算、单位拒绝支付赔偿金怎么办等。如果您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