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法律规定性、适用范围、影响力、具体内容等方面。法定量刑情节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司法人员必须遵守;酌定量刑情节则是由法官根据具体案件情况酌情考虑的。

1. 法律规定性法定量刑情节是由刑法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节,具有严格的法律依据。例如,《刑法》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等。这些情节在司法实践中是必须被考虑的,法官不能随意忽略。而酌定量刑情节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是在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由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裁量。比如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犯罪后的态度等。

2. 适用范围法定量刑情节适用于所有符合条件的犯罪案件,具有普遍适用性。只要犯罪行为符合法定情节的构成要件,就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量刑。酌定量刑情节则因案件而异,不同的案件可能存在不同的酌定情节,其适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个别性。

3. 影响力法定量刑情节对量刑的影响较为确定和显著,法官在量刑时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对法定情节予以考虑,并在量刑中体现出来。酌定量刑情节对量刑的影响相对较小,它只是法官在量刑时参考的因素之一,不是决定量刑的主要依据,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对量刑产生重要影响。

4. 具体内容常见的法定量刑情节包括未成年人犯罪、防卫过当、立功、累犯等。而酌定量刑情节主要有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的时间和地点、犯罪造成的损害结果、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犯罪后的态度等。

综上所述,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二者在司法实践中都对量刑起着重要作用,法官需要综合考虑这两种情节,以实现量刑的公正和合理。

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区别是什么(0)

法律依据:

《婚姻登记条例》 第四条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