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申请赔偿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工伤认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一般工亡无需此步骤)、提交赔偿申请资料、社保经办机构审核与支付赔偿等步骤。
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时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诊断病历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一般对于工伤死亡情况,劳动能力鉴定并非必要环节。不过如果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对职工供养亲属的劳动能力有争议时,可能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接下来是提交赔偿申请资料。认定为工伤死亡后,需要准备一系列资料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赔偿。通常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死亡证明、火化证明、申请人与死亡职工关系证明、供养亲属证明材料(如户口本、社区或村委会证明等)、银行账号等。
社保经办机构收到申请资料后,会对其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是否符合工伤赔偿的条件等。审核通过后,社保经办机构会按照规定支付工伤死亡赔偿费用。赔偿项目主要有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相关赔偿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