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车致人轻伤的处罚需根据是饮酒驾车还是醉酒驾车来区分,饮酒驾车一般会面临行政处罚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醉酒驾车则构成危险驾驶罪,除承担民事赔偿外还会面临刑事处罚。

从饮酒驾车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在造成他人轻伤的情况下,驾驶者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这些费用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票据以及受害人的具体误工时间、护理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若属于醉酒驾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同时,对于造成的轻伤后果,同样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刑罚。

如果酒后驾车致人轻伤的行为同时符合其他犯罪构成要件,比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将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酒后驾车不仅危害自身安全,还严重威胁他人生命财产安全,驾驶者应当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杜绝酒后驾车行为。

酒后驾车致人轻伤怎么处罚(0)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