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即职工擅自离职,处理自离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一般需按法定程序操作,包括通知职工限期返回、按旷工处理、解除劳动合同并通知工会、出具解除证明及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等;劳动者应做好工作交接等事宜。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当遇到劳动者自离情况时,不能直接简单认定劳动合同解除。用人单位应通过书面等有效方式通知自离职工限期返回单位上班。通常可以采用邮寄送达的方式,在邮件详情单上注明送达文件的内容,如“关于要求[职工姓名]限期返回单位上班的通知”,并保留好邮寄凭证。

如果职工在规定期限内未返回,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单位的规章制度,将其按旷工处理。单位的规章制度需是经过民主程序制定且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当旷工达到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天数时,用人单位可以决定解除与该职工的劳动合同。

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要通知工会。这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即使单位没有工会,也应通过职代会等民主形式进行告知。之后,用人单位要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证明中应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等内容。

同时,用人单位还需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若用人单位未依法处理,可能面临支付经济补偿等法律风险。

从劳动者角度来说,虽然是自离,但也应遵循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如果有未完成的工作,应尽量做好工作交接,这不仅是对用人单位负责,也有利于自身职业声誉。若因自离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在自离后,要关注自己的社保和档案情况,及时与原单位沟通办理相关转移手续,以免影响后续的就业和社保权益。

自离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怎么处理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