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人员一般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与用人单位通常建立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不认定为工伤,但可按人身损害赔偿。不过,若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可能认定为劳动关系,按工伤赔付。

对于60岁以上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关系认定是关键。根据法律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性质会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60岁以上人员与单位建立的是劳务关系。在劳务关系中,当因工作受到伤害时,不能按照工伤处理,而是依据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来处理。

按照人身损害赔偿,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若造成残疾的,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赔偿的责任划分会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来确定。例如,如果是因为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受伤,用人单位可能要承担主要责任;如果是自身存在一定的疏忽大意等过错,也可能会减轻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

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如果60岁以上人员未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并且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者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那么在符合工伤认定条件时,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一旦认定为工伤,赔偿就会按照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进行。赔偿的项目和标准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一般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生活不能自理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等。

60岁以上人员发生工伤的赔付问题,要先明确其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再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法律规定来确定赔偿方式和标准。

60岁以上发生工伤的怎么赔付(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