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赔偿协议书需包含双方基本信息、事故概述、赔偿金额及支付方式、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且要确保内容合法、条款明确,经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在协议书开头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甲方和乙方要分别写明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等。这些信息要准确无误,以便后续可能出现的联系和确认。
事故概述部分。要清晰地描述骨折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经过。例如,写明“[具体日期],在[详细地点],因[具体原因]导致乙方[具体部位]骨折”。准确的事故描述能够明确责任和事件的真实性。
赔偿金额及支付方式是协议的核心内容。要明确甲方给予乙方的赔偿总金额,该金额应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同时,要详细说明支付方式,如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支付。若为分期支付,要明确每一期的支付时间和金额。比如“甲方应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X]日内,一次性向乙方支付赔偿款人民币[具体金额]元;或者分[X]期支付,第一期在[具体日期]支付[金额]元,第二期在[具体日期]支付[金额]元……”
双方权利义务部分,对于乙方来说,要明确在收到赔偿款后,不再就本次事故向甲方主张其他任何权利,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法律途径要求额外赔偿等。对于甲方,要确保其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和金额支付赔偿款。
违约责任也很重要。要规定若一方违反协议约定应承担的责任。例如,若甲方未按时支付赔偿款,应按照未支付金额的一定比例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若乙方违反不再主张权利的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和赔偿甲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争议解决方式可选择协商解决、仲裁或诉讼。可以写明“若双方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协议应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并注明签订日期。这样一份完整的骨折赔偿协议书就完成了。在签订协议前,建议双方仔细阅读协议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若可能,也可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