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成功后赔付钱的时间并不固定,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单位已缴纳工伤保险,从申请赔付到拿到钱可能需要几个月;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且存在争议,时间会更长,可能需数年。
工伤认定成功只是获得赔偿的第一步。在认定为工伤后,通常还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这是计算赔偿金额的重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一般在工伤认定结论作出后,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时进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若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在完成劳动能力鉴定后,用人单位和职工需准备好相关材料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工伤待遇审核。社保经办机构在收到申请后,一般会在15 - 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通过后,社保基金支付的部分会在一定时间内到账,通常在审核通过后的1 - 2个月内。
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那么赔偿责任将由用人单位承担。这种情况下,若用人单位积极履行赔偿义务,职工可能较快拿到赔偿款。但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赔偿,职工就需要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仲裁的审理期限一般为45日,案情复杂的可延长15日。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为6个月,简易程序为3个月。若一方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审理期限一般为3个月。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数年。
实际赔付时间还可能受到材料准备是否齐全、案件复杂程度、相关部门工作效率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工伤认定成功后赔付钱的具体时间难以准确预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