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法律援助需符合经济困难标准,且所申请事项在法律援助范围之内,所需材料包括身份证明、经济困难证明、案件相关材料等。
关于申请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的条件。依据《法律援助条例》等相关规定,一般需要满足两个主要条件。一是经济困难,不同地区对于经济困难的标准有所不同,通常会参考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因素来确定。例如,有的地方规定申请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定比例,如1.5倍或2倍等。二是所申请的事项属于法律援助的范围,劳动仲裁中常见的如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等,都在法律援助范围内。
申请劳动仲裁法律援助所需的材料。身份证明是必不可少的,申请人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以证明自己的身份信息。经济困难证明材料,这是证明申请人符合经济困难条件的依据。常见的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包括低保证、特困人员供养证、扶贫手册等,如果没有这些证件,也可以由申请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经济困难状况证明。还需要与劳动仲裁案件相关的材料,如劳动仲裁申请书、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解除劳动关系通知等,这些材料能够帮助法律援助机构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和争议焦点。
申请人准备好上述材料后,需向有管辖权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法律援助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对于符合条件的,将指派律师为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