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被骗后可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若符合立案条件,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立案条件一般是诈骗金额达到当地规定的诈骗罪立案标准,通常为三千元以上。
当遭遇网络诈骗时,首先要冷静,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这是报案立案的关键。证据包括聊天记录,它能反映与诈骗者的沟通内容和过程,像对方承诺的事项、诱导转账的话术等;交易记录,如转账记录、支付凭证等,这些能明确资金的流向和金额;还有涉及诈骗的网页截图、链接等,可帮助警方追踪诈骗源头。
报案方式有多种。最便捷的是拨打110报警电话,向接线民警清晰、准确地描述被骗的经过,包括时间、地点、诈骗手段、涉及金额等关键信息。也可以直接前往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到派出所或刑警队等相关部门,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详细陈述案件情况。
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根据提供的证据和情况进行审查。对于是否立案,有明确的标准。根据法律规定,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过,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具体的立案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只要达到当地规定的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就会予以立案侦查。
如果诈骗金额未达到立案标准,但存在多次诈骗等情况,也可能以累计金额来判断是否立案。即使未达到立案标准,报案同样有意义,警方会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案,若后续有类似案件发生,这些信息有助于并案处理,加大打击诈骗犯罪的力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