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借款人不履行还款义务时,出借人可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要确保有生效的法律文书,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等材料。整个过程需遵循法定程序和要求。
一、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要怎么做
若要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需按以下步骤操作。
1、确认法律文书生效
要有已经生效的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比如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等。只有法律文书生效,才能作为申请强制执行的依据。例如,在民间借贷纠纷中,法院作出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在上诉期内均未上诉,该判决就生效了。
2、确定申请执行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3、准备申请材料
需要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明确申请执行的事项和理由;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等。如果是委托代理人申请执行的,还应当提交委托代理手续。
4、向法院提交申请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材料。一般是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予以立案。

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的条件有哪些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1、存在生效法律文书
如前面所述,必须有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等。这是启动强制执行程序的基础,没有生效法律文书,法院不会受理强制执行申请。
2、借款人拒绝履行义务
法律文书确定的还款期限已过,借款人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法院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措施,但一般不会直接进行强制执行。
3、在法定期限内申请
必须在规定的申请执行期限内提出申请。超出期限申请的,法院可能会不予受理。这是为了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法律秩序的稳定。
4、属于法院受理范围
申请执行的事项必须属于人民法院执行机构的受案范围。不同类型的案件和执行事项,有不同的管辖规定和受理条件。
三、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的流程是怎样的
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有一套完整的流程。
1、立案审查
法院在收到申请执行书及有关文件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主要审查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材料是否齐全等。如果符合条件,就会予以立案,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2、发出执行通知
法院立案后,会向借款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通知中会告知借款人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督促其主动还款。
3、调查财产情况
法院会通过多种方式调查借款人的财产状况,如查询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信息。可以要求借款人申报财产,也可以依职权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确定借款人可供执行的财产。
4、采取执行措施
如果借款人仍不履行义务,法院会根据调查到的财产情况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可以冻结、划拨借款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借款人的财产等。对于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借款人,还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追究其刑事责任。
以上介绍了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的操作方法、申请条件和执行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比如借款人转移财产、财产查找困难等。如果您在处理相关法律问题时遇到疑惑,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强制执行的细节,如强制执行费用的承担、执行和解的处理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