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全责且没有保险时,需由其个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赔偿方式可先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受害者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当肇事者在事故中被认定为全责,却没有购买相应保险时,赔偿责任自然落到了肇事者个人身上。赔偿范围通常涵盖了受害者因事故所遭受的各种损失。在人身损害方面,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若造成残疾,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若导致受害者死亡,还应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在赔偿流程上,双方可以尝试自行协商赔偿事宜。肇事者应积极与受害者沟通,确定赔偿的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在实际情况中,双方可能因赔偿金额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这时,受害者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受害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如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费用发票、误工证明等,以证明自己的损失和肇事者的责任。
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进行判决。一旦判决生效,肇事者就必须按照判决结果进行赔偿。如果肇事者拒不执行判决,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肇事者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肇事者的财产等,以确保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
在一些情况下,若肇事者确实经济困难,无法一次性支付全部赔偿款,双方也可以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和解协议,约定分期支付赔偿款。这样既能保障受害者的权益,也能考虑到肇事者的实际情况。肇事者全责没有保险时,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依然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