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人逃逸后座是否有责任需视具体情况判断。若后座人员对逃逸行为有指使等积极行为,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若只是被动乘坐,通常无责任。需依据具体事实和证据,结合法律规定认定。

一、撞人逃逸后座有没有责任

撞人逃逸后座是否有责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通俗来讲,一般情况下后座乘客没有直接的责任,但在某些情形下也可能承担责任。

1、通常无责情况

如果后座乘客对于驾驶人撞人以及逃逸的行为没有起到任何推动、教唆或者帮助的作用,仅仅是作为普通的乘车人坐在车上,那么从法律角度而言,后座乘客通常是不需要对撞人逃逸事件承担责任的。例如,乘客上车只是正常搭乘,对驾驶人撞人后因害怕而突然逃逸的行为事先并不知情,也没有任何言语或行为上的鼓励,这种情况下就无需担责。

2、可能担责情况

当后座乘客存在指使、胁迫驾驶人逃逸等行为时,就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比如,后座乘客在驾驶人撞人后,害怕担责,要求驾驶人赶紧逃离现场,并且驾驶人听从了该指令逃逸,导致被害人因未及时救治死亡,那么后座乘客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撞人逃逸后座有没有责任(0)

二、撞人逃逸后座乘客指使逃逸的法律后果

撞人逃逸后座乘客指使逃逸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后果。

1、构成交通肇事罪共犯

如前文所述,若因后座乘客指使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后座乘客会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交通肇事罪本身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根据犯罪情节的不同,量刑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民事赔偿责任

除了刑事责任,后座乘客还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因为其指使逃逸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在民事赔偿方面,可能需要与驾驶人一起对被害人及其家属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若造成残疾)、死亡赔偿金(若导致被害人死亡)等。

三、如何判断撞人逃逸后座是否有责任

判断撞人逃逸后座是否有责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1、行为表现

要查看后座乘客在事故发生前后的具体行为。比如是否有明确的指使驾驶人逃逸的言语,像“别管了,快跑”等;是否有以威胁、胁迫等方式迫使驾驶人逃逸,如以伤害驾驶人及其家人相威胁;是否有帮助驾驶人实施逃逸的行为,如帮助驾驶人查看后方是否有追捕人员等。

2、主观故意

分析后座乘客的主观心理状态。如果后座乘客明知驾驶人撞人后逃逸会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仍然指使驾驶人逃逸,那么其主观上存在故意。判断主观故意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如乘客的认知能力、对事故的了解程度等。例如,一个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成年人,在看到车辆撞人后,应该知道逃逸会对被害人造成严重后果,此时若指使逃逸,就具有主观故意。

3、因果关系

要确定后座乘客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即使没有后座乘客的指使,驾驶人也会逃逸,那么后座乘客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就不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无需担责;反之,如果是因为后座乘客的指使才导致驾驶人逃逸,并且造成了被害人因未及时救助而死亡等严重后果,那么后座乘客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综上所述,撞人逃逸后座是否有责任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后座乘客是否知晓驾驶人酒驾、车辆是否存在故障等多种复杂情况影响责任的认定。如果您遇到此类法律问题,想进一步了解相关法律责任和处理方式,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专业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