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谅解书通常还是需要进行赔偿的。谅解书一般是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行为表示谅解,但这并不意味着赔偿责任的免除。赔偿是基于民事侵权或刑事附带民事责任,而谅解书主要是影响量刑,二者相互独立又有关联。
一、出了谅解书还用赔偿吗
出了谅解书仍然需要赔偿。赔偿是因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物质损失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种宽容和谅解的表示。
1、法律规定角度
根据我国法律,犯罪行为导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是法定的义务,不会因为谅解书的出具而消失。例如在故意伤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打伤被害人,被害人因就医治疗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等,犯罪嫌疑人必须进行赔偿。
2、谅解书作用角度
谅解书主要是在量刑时起到一定的作用,司法机关会考虑犯罪嫌疑人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从而在量刑上可能会从轻处罚。但它不能替代赔偿。如果犯罪嫌疑人只获得了谅解书而不进行赔偿,被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出了谅解书赔偿标准会降低吗
出了谅解书赔偿标准一般不会降低。赔偿标准是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损失来确定的。
1、实际损失决定赔偿数额
赔偿是为了弥补被害人的实际损失,如在交通事故中,车辆的维修费用、伤者的医疗费用等都是实际发生的损失,这些损失有相应的票据和证据支持,不会因为谅解书而改变赔偿数额。即使被害人出具了谅解书,犯罪嫌疑人也应当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2、法律规定的赔偿项目和计算方法
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类侵权行为的赔偿项目和计算方法,例如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这些赔偿项目和计算方法是统一的,不会因为谅解书而降低标准。
三、出了谅解书不赔偿怎么办
如果出了谅解书但犯罪嫌疑人不赔偿,被害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1、协商解决
被害人可以先与犯罪嫌疑人进行沟通协商,要求其按照约定进行赔偿。在协商过程中,要保留好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记录等证据,以便后续使用。
2、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法院已经作出了赔偿判决,而犯罪嫌疑人不履行赔偿义务,被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询、冻结、划拨犯罪嫌疑人的财产等措施来实现赔偿。
3、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被害人也可以选择单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承担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损失,法院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综上所述,出了谅解书并不影响赔偿责任的承担,赔偿标准一般也不会因谅解书而降低,若出了谅解书不赔偿,被害人有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遇到赔偿金额有争议、赔偿期限过长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法律问题上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