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立案后判定责任人,需依据直接证据确定具体侵权人,若难以确定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相关法律明确了行为人的责任承担,若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免责。同时,物业服务企业等若未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需承担未履行义务的侵权责任。
一、高空抛物立案后责任人如何判定
高空抛物立案后,判定责任人是解决此类案件的关键环节。若有直接证据,如监控录像清晰记录了抛物过程,能明确指向具体的侵权人,那么该侵权人就是责任人,需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
当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指的是在合理范围内,居住或使用该建筑物且有可能实施抛物行为的人。例如,某小区发生高空抛物事件,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户抛出的物品,那么该栋楼中可能实施该行为的住户都可能被列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
2、免责情形
如果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比如提供自己在事发时不在家的证据,如出行记录、证人证言等,那么就可以免除其补偿责任。
3、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例如,小区物业未按照规定安装监控设备,导致无法确定侵权人,那么物业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高空抛物立案后责任人判定的法律依据
高空抛物立案后责任人判定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这些法律规定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是判定高空抛物责任人的核心法律条文。它明确了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这一规定平衡了受害人的权益保护和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利益。同时,也促使建筑物使用人增强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2、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从侵权责任的角度来看,判定责任人需要考虑行为的违法性、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和过错等要素。在高空抛物案件中,抛物行为本身具有违法性,造成了他人人身或财产的损害后果,且该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存在过错,那么其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证据规则的适用
在司法实践中,证据规则对于判定责任人至关重要。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如受害人要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和损害与高空抛物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要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法院会根据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审查判断。
三、高空抛物立案后责任人判定的证据收集
在高空抛物立案后,证据收集对于准确判定责任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监控录像
监控录像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小区、周边商铺等安装的监控设备,如果能够清晰记录下抛物的过程,就可以明确具体的侵权人。因此,在发生高空抛物事件后,应及时调取相关监控录像,并妥善保存。
2、证人证言
现场目击证人的证言也具有重要价值。证人可以提供关于抛物时间、地点、抛物物品特征等信息,帮助确定侵权人的范围。在收集证人证言时,要注意证人的身份和可信度,确保证言的真实性。
3、物证
抛物物品本身以及其坠落的位置、造成的损害痕迹等物证,也能为判定责任人提供线索。例如,通过对抛物物品的材质、形状等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其可能的来源;通过对坠落位置和损害痕迹的勘查,可以判断抛物的大致方向和高度。
4、当事人陈述
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陈述也是证据的一部分。他们可以提供自己在事发时的活动情况、是否知晓相关情况等信息。但对于当事人陈述,需要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高空抛物立案后责任人的判定需要依据法律规定,通过收集和审查相关证据来确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如证据不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等。如果您在高空抛物相关法律问题上还有其他疑问,比如高空抛物责任人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物业承担责任的范围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