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归责主体的确定需依据具体情况。若能确定具体侵权人,其为归责主体;难以确定时,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给予补偿,物业服务企业若未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也应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一、高空抛物的归责主体是谁

高空抛物归责主体的确定要分不同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如果能够明确具体的侵权人,那么实施高空抛物行为的人就是归责主体,其需要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比如,有监控清晰拍到某住户从自家窗户扔下物品并造成他人损害,该住户就必须对受害者进行赔偿,承担医疗费用、财产损失等赔偿责任。

1、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

当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这是一种公平责任的体现,因为在无法找出真正侵权人的情况下,让可能实施行为的人共同分担损失,以保障受害者能得到一定的补偿。例如,在一个居民楼里发生高空抛物伤人事件,但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户所为,那么该楼所有可能扔出物品的住户,若不能证明自己当时不可能实施该行为,就都要承担补偿责任。

2、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如果物业服务企业没有在小区内设置警示标识、安装监控等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导致高空抛物事件发生且无法确定侵权人,那么物业服务企业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高空抛物的归责主体是谁(0)

二、高空抛物归责主体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高空抛物归责主体的法律依据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是核心条款,它明确了不同情况下的归责原则。

1、对侵权人的规定

该条款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这是对直接侵权人的责任认定,体现了过错责任原则,即谁实施了侵权行为,谁就应当承担责任。

2、对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规定

在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这是基于公平原则,平衡受害者和可能加害者之间的利益。同时,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这也保障了可能加害者的合法权益,当真正的侵权人被找到后,他们可以向其追偿自己所支付的补偿费用。

3、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规定

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法律要求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若未履行该义务,需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这是对其管理职责的明确要求,促使其积极履行职责,保障小区居民的安全。

三、如何确定高空抛物的归责主体

确定高空抛物的归责主体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证据。

1、依靠监控等技术手段

现在很多建筑物都安装了监控设备,这是确定侵权人的重要依据。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可以清晰地看到高空抛物的行为以及实施该行为的人。例如,一些小区在楼外安装了高清监控,能够准确记录下抛物的时间、地点和行为人,为确定归责主体提供了直接证据。

2、调查走访

警方和相关部门可以对事发地周边的居民进行调查走访,了解是否有人目睹了高空抛物的过程,或者是否有其他线索。比如,询问事发时在楼下的路人、附近店铺的工作人员等,他们可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帮助缩小可能加害的范围。

3、科学鉴定

对于一些难以通过监控和调查确定的案件,可以借助科学鉴定的方法。例如,通过对抛物物品的材质、重量、坠落轨迹等进行分析,结合建筑物的结构和周边环境,推测出可能的抛掷点,从而确定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

4、建筑物使用人自证

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可以通过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比如,提供自己当时不在家的证据,如出差的机票、酒店入住记录等,或者证明自己所在的楼层和位置不可能实施该抛物行为。

综上所述,高空抛物归责主体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情形和法律规定。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未成年人实施高空抛物行为时责任如何承担,不同地区对于高空抛物归责主体的认定是否存在差异等问题。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与高空抛物归责主体相关的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