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被迫离职赔偿,首先要明确自身是否符合被迫离职情形,如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拖欠工资等。接着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然后准备仲裁申请书,按流程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整个过程需遵循法定程序,合理合法地维护自身权益。

一、如何申请劳动仲裁被迫离职赔偿

申请劳动仲裁被迫离职赔偿,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认被迫离职情形

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形,劳动者被迫离职可要求赔偿。例如,公司长期拖欠工资,导致员工生活陷入困境,员工因此离职就属于被迫离职。

2、收集证据

证据是关键。要收集劳动合同,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工资条、银行流水,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考勤记录,证明工作时间;还可收集工作证、同事证言等。比如,员工可通过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收集与用人单位沟通工资拖欠问题的证据。

3、准备仲裁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仲裁请求要明确,如要求支付拖欠工资、经济补偿金等。

4、提交申请

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会在收到申请后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5、参加仲裁庭审

按时参加庭审,在庭审中陈述事实、出示证据,进行辩论。仲裁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裁决。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被迫离职赔偿(0)

二、申请劳动仲裁被迫离职赔偿的流程是怎样的

申请劳动仲裁被迫离职赔偿的流程较为规范。

1、申请阶段

劳动者准备好仲裁申请书和证据后,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2、受理阶段

若符合受理条件,仲裁委员会会在规定时间内受理申请,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同时,会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书。

3、审理阶段

仲裁庭会提前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时间和地点。庭审中,双方当事人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仲裁庭会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会制作调解书;若调解不成,则进行裁决。

4、裁决阶段

仲裁庭在审理结束后,会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被迫离职申请劳动仲裁赔偿需要注意什么

被迫离职申请劳动仲裁赔偿需注意以下方面。

1、注意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例如,员工发现公司拖欠工资后,应在一年内申请仲裁,否则可能会丧失胜诉权。

2、证据的合法性和关联性

收集的证据要合法取得,且与案件有直接关联。比如,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证据要能证明自己的主张,如提供的考勤记录要能与工资计算相关联。

3、准确计算赔偿金额

依据法律规定准确计算赔偿金额。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遵守仲裁程序

要按照仲裁委员会的要求参加庭审,遵守庭审纪律。按时提交相关材料,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庭审,要提前向仲裁委员会说明。

申请劳动仲裁被迫离职赔偿需要明确流程、注意相关事项。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用人单位不配合、证据难以收集等问题。如果您在申请劳动仲裁被迫离职赔偿过程中遇到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