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未成年时,所需证据要根据具体案件类型而定。一般而言,需有证明未成年人实施了侵权或违约等行为的证据,如现场的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证明自身权益受损的证据,像医疗费用清单、财产损失评估报告等;以及证明未成年人与案件关联性的证据,比如身份信息证明等。这些证据要具备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以确保在诉讼中能起到有效证明作用。
一、起诉未成年需要什么证据
起诉未成年所需的证据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确定,但总体来说,一般需要以下几类证据。
1、证明行为事实的证据
这是用以证明未成年人实施了相关侵权、违约或其他违法行为的证据。比如在校园伤害案件中,现场的监控视频能直观呈现事件发生的过程,清晰展示未成年人的具体行为;证人证言也很关键,目睹事件发生的同学、老师等的陈述可以补充监控未覆盖到的细节,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的行为。
2、证明损害结果的证据
要证明因为未成年人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损害。若涉及人身伤害,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用发票等,能明确伤害的程度和治疗所花费的费用;若是财产损失,要有财产的购买凭证、损失评估报告等,以确定财产损失的具体金额。
3、证明因果关系的证据
需要说明未成年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联系。例如在未成年人引发的火灾案件中,消防部门的火灾事故认定书,能分析出火灾发生的原因与该未成年人行为的关联。
4、证明未成年人身份的证据
要提供能证明对方是未成年人的证据,如身份证、户口簿等,以明确其诉讼主体资格以及可能适用的特殊法律规定。

二、起诉未成年侵权需要什么证据
当起诉未成年侵权时,需要更有针对性的证据来维护自身权益。
1、侵权行为的证据
要详细证明未成年人实施了侵权行为。比如在网络侵权案件中,要保存好侵权的网络内容截图、视频等,记录侵权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信息。如果是名誉侵权,要收集相关的侮辱、诽谤言论的证据。
2、损害后果的证据
对于人身侵权,除了前面提到的医疗方面的证据外,还可能包括因受伤导致的误工损失证明等。如果是精神损害,要提供心理咨询记录、精神状态评估报告等,以证明侵权行为对自己精神造成的伤害。在财产侵权中,要提供财产受损前的照片、维修费用清单等证据。
3、过错证据
要证明未成年人在侵权行为中存在过错。例如在交通事故侵权案件中,交警的责任认定书可以明确未成年人在事故中的责任比例,判断其是否存在违规驾驶等过错行为。
4、监护关系证据
因为未成年人的民事责任通常由其监护人承担,所以要提供证明监护关系的证据,如户口簿、出生证明等,以便在诉讼中要求监护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起诉未成年违约需要什么证据
起诉未成年违约时,证据的收集也有其特点。
1、合同证据
要提供与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或协议,证明双方存在合同关系。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如果是口头合同,要有相关的通话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明合同的存在和主要条款。
2、履行证据
证明自己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相应的义务。比如在交易合同中,提供货物交付的凭证、付款记录等,表明自己已经完成了合同规定的行为。
3、违约证据
要证明未成年人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例如合同约定未成年人应在一定时间内交付货物,但未按时交付,要有相关的通知记录、沟通记录等,证明其违约的事实。
4、损失证据
证明因为未成年人的违约给自己造成了损失。可以是直接的经济损失,如因对方违约导致的额外采购费用、延误工期的赔偿费用等;也可以是间接损失,如商业信誉受损的评估报告等。
综上所述,起诉未成年无论是侵权、违约还是其他类型的案件,都需要全面、合法、有效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求。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证据收集困难、证据效力认定等问题。如果您在起诉未成年的过程中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对证据的收集和使用存在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