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没有合同要钱时,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通过友好沟通达成支付工资的协议。若协商无果,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还能申请劳动仲裁,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工会组织的帮助。

一、农民工没有合同怎么要钱

当农民工没有合同时,仍然有多种途径可以索要工资。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这是最为直接和简便的方式,农民工可以直接找到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友好地沟通工资支付的问题,争取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支付协议。

1、收集证据

如果协商不成,就要注重收集相关证据。虽然没有合同,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很多,比如考勤记录,这可以证明农民工在该单位的工作时间;工资发放记录,即使是通过现金发放,也可能有签字的工资条等;工作证、工作服等能证明在该单位工作的物品;同事的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的维权非常重要。

2、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农民工可以带着收集好的证据,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如果发现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

3、申请劳动仲裁

若劳动监察部门处理后仍未解决问题,农民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裁决。

4、提起诉讼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农民工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没有合同怎么要钱(0)

二、没有合同的农民工要钱的法律依据

没有合同的农民工要钱是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1、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的权益同样受到法律保护。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2、工资支付的规定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这些规定为农民工要钱提供了具体的法律支撑。

3、法律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拖欠工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三、没有合同的农民工要钱的注意事项

没有合同的农民工在要钱的过程中,有很多注意事项需要了解。要及时维权。时间拖得越久,证据可能越难以收集,维权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

1、证据的保存和收集

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比如在工作过程中,尽量保留与工作有关的所有文件和物品。如果用人单位有不规范的行为,要及时进行记录。在收集证据时,要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如果问题比较简单,证据充分,可以先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涉及的金额较大、情况比较复杂,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3、寻求帮助

农民工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很多地方都设有法律援助机构,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还可以向工会组织寻求帮助,工会有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职责,会为农民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农民工没有合同要钱虽然存在一定难度,但通过合理的途径和方法,依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要钱过程中,要注重证据的收集、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等。如果遇到更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用人单位恶意拖欠且证据难以收集等情况,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律师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和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