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场标价与卖价不符时,消费者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赔偿。一般情况下,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获得商品价款三倍的赔偿;若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按五百元赔偿。
一、商场标价与卖价不符消费者可获几倍赔偿
当商场出现标价与卖价不符的情况时,通常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确定赔偿倍数。
1、三倍赔偿原则
根据该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商场标价与卖价不符,很可能构成欺诈行为。比如商场故意将商品标价标低,实际结算时却以高价收取,这明显误导了消费者,消费者可以主张三倍赔偿。
2、最低赔偿金额
如果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也就是说,即使商品价款较低,三倍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消费者也能获得五百元的赔偿。

二、商场标价与卖价不符的赔偿流程是怎样的
当遇到商场标价与卖价不符的情况,消费者要获得赔偿,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
1、保留证据
消费者要第一时间保留好购物小票、商品标价签、商品实物等证据,这些是证明商场存在标价与卖价不符情况的关键。比如购物小票上会显示商品的实际售价,而标价签则是商场标注的价格,两者对比就能发现差异。
2、与商场协商
消费者可以先与商场进行沟通,向商场说明情况,要求商场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冷静,理性表达自己的诉求。
3、投诉与维权
如果与商场协商不成,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相关部门会对该情况进行调查处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商场标价与卖价不符是否一定构成欺诈
商场标价与卖价不符并不一定就构成欺诈,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构成欺诈的情形
如果商场是故意为之,比如为了吸引消费者,故意将商品标价标低,实际结算时却以高价收取,这种主观上的故意行为就构成了欺诈。例如商场在促销活动中,将某商品标价为100元,实际结算时却按200元收取,且没有合理的解释,这就很可能构成欺诈。
2、不构成欺诈的情形
有时候可能是商场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标价与卖价不符,比如标价签更新不及时等。如果商场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消费者合理的解释和补偿,这种情况可能不构成欺诈。
综上所述,商场标价与卖价不符在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可获得三倍赔偿,但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像商场标价与卖价不符的责任主体是谁、赔偿是否需要缴纳税费等都是相关的问题。如果您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此类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