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需遵循一定规则。一般情况下有约定从约定,如当事人约定了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法院管辖。无约定时,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需根据合同性质及履行情况确定合同履行地。法定专属管辖的如不动产纠纷等适用专属管辖规定。

一、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该怎么确定

确定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首先要看当事人之间有无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1、有约定管辖的情况

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管辖法院,且该约定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就按照约定来确定管辖法院。例如,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的合同中约定,若发生纠纷由合同签订地的A法院管辖,那么一旦双方因该合同产生纠纷,就应当向A法院提起诉讼。

2、没有约定管辖的情况

在没有约定管辖的情况下,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比较容易确定,就是被告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而合同履行地的确定相对复杂一些,要根据合同的性质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来判断。例如,对于买卖合同,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3、法定专属管辖的情况

如果合同纠纷涉及到不动产纠纷、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继承遗产纠纷等,适用专属管辖的规定。如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该怎么确定(0)

二、合同纠纷约定管辖法院的有效性判断

判断合同纠纷约定管辖法院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1、形式要求

约定管辖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协议可以是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也可以是在纠纷发生前后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如果只是口头约定管辖法院,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甲和乙口头约定若合同发生纠纷由某法院管辖,但后来产生纠纷时,该口头约定不能作为确定管辖法院的依据。

2、范围要求

当事人只能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中选择管辖法院。超出这个范围的约定是无效的。比如,合同双方约定与合同毫无关联的某地法院管辖,该约定就不具有有效性。

3、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

约定管辖不能违反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例如,法律规定某些重大的合同纠纷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约定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约定就是无效的。又如,对于不动产纠纷,当事人不能约定由不动产所在地以外的法院管辖。

三、合同履行地不明确时管辖法院的确定

当合同履行地不明确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管辖法院。

1、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情况

如果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例如,在借款合同中,出借人起诉借款人要求还款,出借人是接收货币一方,出借人所在地就是合同履行地,出借人可以向自己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2、交付不动产的情况

若交付不动产,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比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若因房屋交付等问题产生纠纷,房屋所在地的法院具有管辖权。

3、其他标的的情况

对于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例如,在加工承揽合同中,承揽方是履行加工义务的一方,承揽方所在地就是合同履行地。若双方因加工质量等问题产生纠纷,承揽方所在地的法院可以作为管辖法院。

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当事人的约定、法律规定等。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合同存在多个履行地、约定管辖条款存在瑕疵等复杂情况。如果您在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上存在疑问,或者遇到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