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纠纷致人重伤的量刑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手段、受害人情况等多种因素。

一、因纠纷致人重伤量刑标准是什么

在我国,因纠纷致人重伤的量刑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重伤是指机体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或功能严重障碍。

1、一般重伤情形

如果犯罪人是因纠纷故意伤害他人导致重伤,但手段并非特别残忍,也未造成严重残疾后果的,通常会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幅度内量刑。例如,在普通的邻里纠纷中,一方因情绪激动用棍棒打伤另一方,经鉴定构成重伤,这种情况下就适用此量刑区间。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主观故意程度、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

2、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且造成严重残疾

若犯罪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所谓特别残忍手段,比如使用硫酸毁容、长时间折磨受害人等。严重残疾一般是指肢体缺失、严重的精神障碍等。例如,因感情纠纷,一方使用刀具对另一方进行多次砍杀,导致对方身体多处严重伤残,这种情况就会按照更重的刑罚进行量刑。

因纠纷致人重伤量刑标准是什么(0)

二、因纠纷致人重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因纠纷致人重伤,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外,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的项目和标准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1、医疗费

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药费等。受害人需要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2、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三、因纠纷致人重伤可以和解吗

因纠纷致人重伤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和解的,但和解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1、刑事和解的适用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在因纠纷致人重伤的案件中,如果符合上述条件,双方可以进行和解。例如,因邻里纠纷导致的重伤案件,犯罪人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取得受害人谅解,双方可以达成和解协议。

2、和解的法律后果

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人手段特别残忍,造成严重残疾等严重后果的,即使双方和解,也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只是在量刑时会作为一个从轻情节予以考虑。

综上所述,因纠纷致人重伤涉及到复杂的量刑和赔偿等法律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不同的案件情况会导致不同的处理结果。比如,不同的重伤程度、犯罪手段、是否和解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判决。如果您遇到因纠纷致人重伤相关的法律问题,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故意伤害犯罪的量刑、赔偿、和解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