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一般是可以撤销的,但需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条件。撤销劳动能力鉴定可能涉及到多种情况,如鉴定结果有误、出现新的影响鉴定的因素等。下面将详细介绍劳动能力鉴定撤销的相关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常见问题。
一、劳动能力鉴定怎么撤销
劳动能力鉴定的撤销并非随意进行,而是要依据相关法规和程序。一般来说,如果当事人认为鉴定结果存在问题,想要撤销鉴定,有以下途径。
1、申请再次鉴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在再次鉴定过程中,如果发现原鉴定存在错误或不公正的情况,有可能撤销原鉴定结果。
2、鉴定机构自行撤销
若鉴定机构发现自身在鉴定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操作,如鉴定人员不具备资格、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等情况,鉴定机构有权自行撤销鉴定结果。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并且鉴定机构会重新组织鉴定。
3、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撤销
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方式来争取撤销劳动能力鉴定。如果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中,法院或复议机关认定鉴定结果存在违法或不合理之处,会判决或决定撤销原鉴定。

二、劳动能力鉴定撤销的条件有哪些
劳动能力鉴定的撤销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非只要当事人提出申请就可以撤销。
1、鉴定程序违法
如果在鉴定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如鉴定人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鉴定等,当事人可以以此为由申请撤销鉴定。
2、鉴定依据错误
鉴定依据的材料存在虚假、错误或者不完整的情况,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例如,提供的病历资料被篡改,或者遗漏了重要的病情信息等。
3、出现新的证据
在鉴定之后,发现了新的能够影响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的证据,如患者的病情出现了重大变化,或者有新的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原鉴定所依据的标准不准确等。
三、撤销劳动能力鉴定后有什么影响
撤销劳动能力鉴定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对当事人和相关单位都有重要意义。
1、对当事人的影响
对于当事人来说,撤销鉴定可能意味着需要重新进行鉴定,这会延长获得准确鉴定结果的时间。如果原鉴定结果对当事人有利,撤销后重新鉴定可能会使结果变得不确定,影响当事人获得相应的赔偿或待遇。但如果原鉴定结果对当事人不利,撤销鉴定并重新鉴定有可能获得更公正的结果,从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对用人单位的影响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撤销劳动能力鉴定可能会影响其工伤赔偿的成本和责任。如果原鉴定结果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较高的赔偿责任,撤销鉴定后重新鉴定的结果可能会改变用人单位的赔偿金额和范围。
3、对社会资源的影响
撤销鉴定后重新鉴定会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包括鉴定机构的人力、物力等。但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是必要的,能够避免因错误的鉴定结果导致的不公平现象。
综上所述,劳动能力鉴定的撤销需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满足一定条件,撤销后会对当事人、用人单位和社会资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劳动能力鉴定相关的问题,当事人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比如劳动能力鉴定撤销后重新鉴定的时间限制是多久,再次鉴定的费用由谁承担等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