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认定书下来且伤情相对稳定后即可做劳动能力鉴定。通常在工伤认定书生效后,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但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就可以申请。大部分地区要求停工留薪期满或经治疗伤情稳定,一般在认定书下来后3到6个月左右可申请,但具体时间因伤情恢复情况而异。

一、认定书下来多久可以做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

1、一般时间情况

大部分情况下,在工伤认定书生效之后,如果职工经过治疗,伤情已经相对稳定了,就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通常从认定书下来开始计算,3到6个月左右是比较常见的可以申请的时间范围。这是因为一般的工伤伤情在这个时间段内基本能恢复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特殊情况

对于一些伤情较为复杂或者恢复较慢的情况,这个时间可能会延长。比如涉及到骨折且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往往需要等二次手术完成并且恢复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鉴定。如果职工的伤情较轻,恢复较快,可能在认定书下来后较短时间内,如1到2个月就可以进行鉴定。

认定书下来多久可以做劳动能力鉴定(0)

二、认定书下来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具体流程

认定书下来后,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

1、申请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2、受理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如果材料齐全,就会受理该申请。

3、组织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4、作出鉴定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三、认定书下来后未及时做劳动能力鉴定的影响

认定书下来后如果未及时做劳动能力鉴定,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1、赔偿时间延迟

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是确定工伤赔偿数额的重要依据。如果不及时进行鉴定,就无法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职工获得赔偿的时间也会相应延迟,这可能会给职工及其家庭带来经济上的压力。

2、伤情变化影响鉴定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工的伤情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拖延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不能真实反映职工当时受伤后的劳动能力受损情况,从而影响职工应得的赔偿权益。

认定书下来后何时做劳动能力鉴定要根据具体的伤情恢复情况来确定。在满足条件后应及时申请鉴定,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如对鉴定结果不服怎么办、鉴定费用由谁承担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