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需承担多方面责任。民事责任上要赔偿劳动者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行政责任方面,劳动行政部门可对其警告、罚款等;若构成犯罪,相关责任人需承担刑事责任。这些责任旨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市场秩序。
一、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责任是什么
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需要承担多种责任。
1、民事责任
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首先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比如,若用人单位因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劳动者受伤,需赔偿劳动者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若造成残疾,还需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行政责任
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的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若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行政部门可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产整顿。《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赋予了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罚的权力。
3、刑事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的侵害行为构成犯罪,相关责任人要承担刑事责任。例如,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情节恶劣的,可能构成强迫劳动罪等犯罪,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的常见情形及责任
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有多种常见情形,每种情形对应不同责任。
1、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不符合标准
一些用人单位为降低成本,不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如工厂车间通风设备不完善,导致劳动者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引发职业病。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劳动者治疗职业病支付费用。同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罚款等处罚。若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相关责任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2、强迫劳动者劳动
部分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这不仅侵害了劳动者的人身自由权,还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用人单位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劳动者因强迫劳动遭受的损失。劳动行政部门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侮辱、体罚、殴打劳动者
有些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对劳动者进行侮辱、体罚、殴打,严重侵害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和身体健康。用人单位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同时,公安机关可对行为人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劳动者如何维护因用人单位侵害人身权益的权益
当劳动者人身权益被用人单位侵害时,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1、与用人单位协商
劳动者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首先可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向用人单位说明情况,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停止侵害行为。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既能避免矛盾激化,又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2、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责令其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劳动者要提供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医疗证明、证人证言等,以便劳动行政部门准确认定事实。
3、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还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履行的,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的行为构成犯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劳动者也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要提供充分的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需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常见侵害情形多样,劳动者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那么,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后,赔偿的具体计算标准是怎样的?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程序是如何规定的?若你有这些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