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间人收受财物的处理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若中间人及收受财物者涉及贿赂犯罪,会根据相关法律定罪量刑;若不构成犯罪,可能按违纪违规等进行处理。

一、通过中间人收受财物怎么处理

通过中间人收受财物的处理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判定。如果这种行为构成受贿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中间人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1、定罪量刑

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证据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要认定通过中间人收受财物构成犯罪,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国家工作人员与中间人之间存在通谋,以及财物的收受与职务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比如要有行贿人的证言、中间人的交代、相关的转账记录等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3、特殊情况

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并不知情,中间人私自截留财物等情况,国家工作人员不构成受贿罪,但中间人可能构成其他犯罪,如侵占罪等。

通过中间人收受财物怎么处理(0)

二、通过中间人收受财物构成犯罪的情形

通过中间人收受财物在多种情形下会构成犯罪。主要是与贿赂犯罪相关的情形。

1、权钱交易型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与中间人合谋,让中间人收受请托人财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这种情况下,即使国家工作人员没有直接接触财物,也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因为其主观上有受贿的故意,客观上通过中间人实施了收受财物的行为,并为请托人谋取了利益。

2、斡旋受贿型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通过中间人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例如,某官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另一位官员为请托人办事,通过中间人收取请托人财物。

3、介绍贿赂型

中间人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沟通、撮合,促使行贿和受贿行为得以实现的,中间人可能构成介绍贿赂罪。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三、通过中间人收受财物不构成犯罪的处理

当通过中间人收受财物不构成犯罪时,也会有相应的处理方式。

1、违纪处理

对于公职人员而言,如果通过中间人收受财物的行为虽不构成犯罪,但违反了党纪政纪,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比如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等党纪处分,以及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

2、返还财物

收受的财物需要依法返还。无论是国家工作人员还是中间人,非法收受的财物都应当退还给行贿人或者上缴国库。如果财物已经被使用或者挥霍,应当按照相应的价值进行返还。

3、教育整改

相关人员可能会被要求进行廉政教育和整改。单位或者组织会对涉事人员进行廉政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廉洁意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同时,可能会完善相关的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综上所述,通过中间人收受财物的处理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涉及的问题还包括中间人在不知情情况下收受财物如何处理、通过中间人收受财物后主动退还是否还会被追究责任等。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律师会为您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