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不支付工资一般是可以立案的。劳动纠纷可通过劳动仲裁立案,若符合条件,还能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由司法机关立案。劳动者可收集证据,走法律途径维权。若包工头逃匿或有能力支付却拒不支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一、包工头不支付工资可以立案吗
一般情况下,包工头不支付工资是可以立案的。在法律层面,劳动者付出劳动后获得相应报酬是其合法权益。
1、劳动仲裁立案
当包工头不支付工资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只要符合立案条件,如申请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等,就会予以立案。这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解决工资纠纷的途径,它能相对快速地处理劳动争议,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2、法院立案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审查起诉材料后,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也会立案受理。通过法院判决,强制包工头支付工资。
3、刑事立案
若包工头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可能会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司法机关会进行刑事立案。

二、包工头不支付工资立案需要什么证据
要让包工头不支付工资的案件顺利立案,劳动者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
1、劳动关系证据
如劳动合同、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条等,这些证据能证明劳动者与包工头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是立案的基础。例如,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资支付的标准和时间。
2、工资拖欠证据
可以是包工头出具的欠条、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欠条能直接证明包工头拖欠工资的事实和金额;聊天记录和电话录音则可以反映双方关于工资支付的沟通情况,进一步佐证工资拖欠的事实。
3、其他证据
如工友的证人证言等。工友的证言可以从侧面证明劳动者的工作情况和工资拖欠情况,增加证据的可信度。
三、包工头不支付工资立案后多久能解决
立案后多久能解决包工头不支付工资的问题,时间并不固定,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劳动仲裁程序
劳动仲裁一般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所以,正常情况下,劳动仲裁能在一到两个月内给出结果。
2、法院诉讼程序
如果进入法院诉讼程序,简易程序一般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则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执行时间
即使拿到了胜诉判决,执行也需要时间。如果包工头主动履行判决,工资能较快拿到;若其不主动履行,劳动者还需要申请强制执行,这又会增加一定的时间成本。
综上所述,包工头不支付工资不仅涉及到劳动纠纷的民事问题,严重的还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劳动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及时收集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包工头恶意转包、层层分包导致工资支付困难等相关问题也较为常见。如果您在遇到类似法律问题时,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