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认定工伤的情形涵盖多个方面。从主观故意看,故意犯罪不能认定;自伤自残、醉酒或吸毒导致的伤害也不在工伤认定范围内。伤害与工作无因果关系,如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所且非因工作原因受伤,也无法认定为工伤。这些情形明确了工伤认定的排除范围,有助于准确界定工伤认定标准。
一、不能认定工伤的情形包括哪些方面
不能认定工伤的情形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从主观故意角度出发,职工存在故意犯罪行为导致的伤亡不能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其主观上具有恶意,这种行为违背了法律和社会公共秩序,因此不能将由此导致的伤害认定为工伤。例如,职工在工作期间因故意抢劫他人财物而受伤,就不能认定为工伤。
1、自伤自残行为
职工自伤自残的情况也不能认定为工伤。自伤自残是职工故意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的行为,并非因工作原因导致,不符合工伤认定的基本原则。比如,职工因个人情绪问题在工作场所内割伤自己,不能认定为工伤。
2、醉酒或者吸毒
职工因醉酒或者吸毒导致的伤亡同样不能认定为工伤。醉酒和吸毒会影响职工的正常认知和行为能力,增加工作中的危险系数,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伤害并非工作本身带来的风险,所以不能认定为工伤。例如,职工在工作前大量饮酒,在工作时因醉酒摔倒受伤,就无法认定为工伤。
3、伤害与工作无因果关系
如果伤害与工作没有因果关系,也不能认定为工伤。比如职工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所且非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例如,职工在下班后去商场购物时不慎摔倒受伤,就不能认定为工伤。
二、哪些故意犯罪不能认定为工伤
并非所有犯罪行为都不能认定为工伤,只有故意犯罪才会被排除在工伤认定范围之外。常见的故意犯罪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等暴力犯罪。这些犯罪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故意,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或社会造成危害,仍然实施该行为。
1、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中的故意犯罪也不能认定为工伤,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这些犯罪行为破坏了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职工因实施这些犯罪行为导致的伤亡不能认定为工伤。例如,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资金,在逃跑过程中受伤,不能认定为工伤。
2、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犯罪同样不能认定为工伤,如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这些犯罪行为严重威胁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职工实施这些犯罪行为导致的伤亡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比如,职工为了报复社会在工作场所内故意放火,自己在火灾中受伤,不能认定为工伤。
三、自伤自残不能认定工伤的具体案例
自伤自残不能认定工伤在实际案例中有很多体现。例如,某工厂职工小李因与同事发生矛盾,心情低落。在工作期间,小李趁无人注意,用工具割伤自己的手臂。工厂发现后,小李申请工伤认定。但经调查,小李是自伤行为,并非因工作原因导致受伤,因此不能认定为工伤。
1、心理压力导致的自伤
还有一些情况是职工因心理压力过大而自伤。比如,某公司员工小张因工作任务繁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一天,小张在办公室内突然用头撞墙,导致头部受伤。经心理医生诊断,小张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这种自伤行为仍然不能认定为工伤,因为它不是工作直接导致的伤害。
2、骗取工伤赔偿的自伤
部分职工为了骗取工伤赔偿而故意自伤。例如,职工小王为了获得一笔赔偿款,在工作时假装不小心被机器夹伤手指,实际上是自己故意将手指伸到机器中。经调查核实,小王的行为属于自伤自残,不能认定为工伤,同时他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不能认定工伤的情形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故意犯罪、自伤自残、醉酒或吸毒以及伤害与工作无因果关系等。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需要准确判断是否属于工伤认定范围,比如职工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但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等问题。如果您在工伤认定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