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不一定都要工伤认定书。在工伤伤残鉴定中,通常需要工伤认定书,它是认定工伤及后续鉴定的重要依据;但在非工伤的人身损害伤残鉴定里,如交通事故或其他侵权导致的伤残鉴定,就无需工伤认定书。
一、伤残鉴定一定要有工伤认定书吗
伤残鉴定并非都必须有工伤认定书,这取决于伤残的性质。
1、工伤伤残鉴定
在进行工伤伤残鉴定时,一般是需要工伤认定书的。工伤认定书是劳动行政部门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它是认定该伤害属于工伤范畴的重要依据。只有被认定为工伤,才可以启动后续的工伤伤残鉴定程序。例如,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首先要申请工伤认定,拿到工伤认定书后,再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以此来确定伤残等级,进而获得相应的工伤赔偿。
2、非工伤伤残鉴定
如果是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打架斗殴等非工伤原因导致的伤残鉴定,则不需要工伤认定书。比如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当事人可以直接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依据鉴定结果向责任方索赔。
二、没有工伤认定书能做伤残鉴定吗
没有工伤认定书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做伤残鉴定,但情况有所不同。
1、非工伤情形
如前面所述,非工伤导致的伤残,没有工伤认定书不影响做伤残鉴定。以医疗事故为例,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因医疗机构的过错受到损害,可通过医患双方共同委托或卫生行政部门移交等方式,由医学会组织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伤残程度,而无需工伤认定书。
2、工伤但未认定
在工伤情况下,如果没有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通常不会受理伤残鉴定申请。因为工伤认定是确定该伤害是否属于工伤的法定程序,没有经过这一程序,无法明确该伤害是否符合工伤的条件,也就不能按照工伤的标准进行伤残鉴定和赔偿。
三、工伤认定书对伤残鉴定有什么作用
工伤认定书对伤残鉴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确认工伤性质
它明确了职工所受伤害属于工伤范畴,是后续进行伤残鉴定的前提。只有确定为工伤,才能按照工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来评定伤残等级。例如,职工在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如果被认定为视同工伤,那么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工伤伤残鉴定,家属也能获得工伤赔偿。
2、保障鉴定合法性
工伤认定书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法作出的行政确认,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它为伤残鉴定提供了合法的依据,使得伤残鉴定的结果能够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障。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工伤认定书是重要的证据,能够有力地支持职工的诉求。
综上所述,伤残鉴定是否需要工伤认定书取决于伤残的性质。在工伤伤残鉴定中,工伤认定书是关键;非工伤情况下则无需。工伤认定书对工伤伤残鉴定意义重大。如果大家在伤残鉴定、工伤认定等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非工伤伤残鉴定的费用标准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