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了跑网约车导致其无法正常运营产生的误工费,一般根据网约车司机因事故导致的实际收入减少来计算赔偿。通常以其停运期间的净收入作为赔偿依据。
确定停运时间是计算误工费的重要基础。停运时间通常从事故发生导致车辆无法运营开始,到车辆修复完毕能够重新投入运营为止。这期间的时间长度需要有相关的证据支持,比如维修厂出具的维修证明,上面会明确记载车辆进厂维修的时间和出厂时间,以此来确定准确的停运时长。
计算收入状况。对于跑网约车的司机来说,其收入是不固定的。可以通过网约车平台的流水记录来确定其平均收入情况。一般是计算事故发生前一段时间(比如前三个月或者前半年)的平均每日净收入。净收入是指扣除了网约车平台抽成、车辆运营成本(如燃油费、电费、车辆折旧费等)之后的实际收入。
举例来说,如果通过网约车平台记录统计出司机前三个月的总收入为 45000 元,这期间的平台抽成和运营成本共计 15000 元,那么这三个月的净收入就是 30000 元,平均每月净收入为 10000 元,平均每日净收入约为 333 元(10000÷30,此处为近似值)。如果车辆因事故维修了 10 天,那么误工费大致就是 333×10 = 3330 元。
如果双方对误工费的计算存在争议,无法协商一致,网约车司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由法院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对停运损失进行评估鉴定,法院会根据鉴定结果来确定最终的赔偿金额。撞了跑网约车的要赔偿误工费,关键在于准确确定停运时间和合理计算收入损失。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