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通知单位后,单位的处理方式会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如果是普通企业,可能依据公司规章制度进行纪律处分,如警告、罚款、降职甚至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公职人员,会面临更为严肃的纪律处分,甚至可能被开除公职。
对于普通企业员工酒驾被通知到单位,企业通常会依据自身的规章制度来处理。若企业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员工酒驾属于较为严重的违纪行为,那么可能会对涉事员工给予警告处分。这种处分一般是一种书面或口头的警示,提醒员工其行为违反了公司规定,需加以改正。如果员工多次酒驾或者酒驾情节较为严重,企业可能会采取罚款措施,从员工工资中扣除一定金额作为惩罚。
更为严重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对员工进行降职处理,降低其职位和相应的薪资待遇,以体现对其违规行为的严肃态度。若员工酒驾行为造成了恶劣影响,影响到了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企业有权依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而对于公职人员酒驾被通知到单位,处理会更加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酒驾如果被依法判处刑罚,会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即使酒驾未达到刑事处罚标准,但违反了治安管理等相关规定,也会受到相应的政务处分,如警告、记过、记大过等。这些处分不仅会影响公职人员的职业发展,还会对其个人声誉造成重大影响。因为公职人员代表着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形象,其行为需符合更高的道德和法律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