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工伤后赔偿金到账时间并不固定,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社保经办机构支付的部分在审核通过后一两个月内到账,单位支付的部分需看单位安排。
工伤赔偿金主要包括由社保经办机构支付的部分和用人单位支付的部分,不同主体支付的赔偿金到账时间有所不同。
对于社保经办机构支付的部分,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需要完成工伤认定这一前提程序,此过程一般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事实清楚的15日内可作出。认定为工伤后,如果涉及劳动能力鉴定,还需进行该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拿到鉴定结果后,用人单位或受伤职工需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相关资料申请理赔。社保经办机构会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会进行款项支付。通常来说,在审核通过后的一两个月内,赔偿金会到账。不过,不同地区的社保经办机构工作效率存在差异,有的地区可能流程相对较快,款项到账时间会短一些;而有的地区可能由于业务量大等原因,到账时间会有所延迟。
由用人单位支付的部分,如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支付时间取决于用人单位的安排。如果用人单位积极配合,在工伤认定及相关鉴定完成后,会按照规定及时支付。但也存在部分用人单位拖延支付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促使赔偿金尽快到账。
认定工伤后赔偿金到账时间受到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长、社保经办机构审核进度以及用人单位态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