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合伙做生意签协议书,要明确协议的基本内容、遵循一定的签订流程,并注意相关事项以保障协议的合法有效。
一份完整的合伙协议书应包含以下基本内容。合伙人信息:需详细列出所有合伙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合伙宗旨:明确合伙经营的目的和理念,这是合伙的基础和方向。合伙项目:详细描述要开展的具体生意项目,包括业务范围、经营地点等。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明确每个合伙人的出资形式(如货币、实物、知识产权等)、出资金额以及缴纳资金的时间节点,这关系到合伙人的权益和合伙事业的资金运作。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规定如何分配经营所得的利润,以及在出现亏损时如何分担,避免日后因利益问题产生纠纷。合伙事务的执行:确定合伙事务由谁执行、执行的方式和权限等,保障合伙事务的顺利开展。入伙与退伙:制定新合伙人加入和现有合伙人退出的条件、程序等规则,以应对合伙过程中的人员变动。争议解决办法:约定在合伙过程中出现争议时的解决途径,如协商、仲裁或诉讼等。
签订协议书的流程也很重要。在起草协议时,最好由专业律师进行把关,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严谨性。起草完成后,所有合伙人应仔细阅读协议条款,确保对每一项内容都理解并认可。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修改和调整。所有合伙人在协议上签字、按手印,并注明签订日期,协议即生效。
还需注意一些事项。要确保协议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避免出现违法条款。在签订协议前,合伙人之间应充分沟通,坦诚交流各自的期望和担忧,达成共识。同时,协议签订后,应妥善保管,以备日后查阅和使用。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能更好地签订一份有效的合伙协议书,保障合伙生意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