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的诉讼时效起算点需根据不同情形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有约定还款期限的,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则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贷。当借贷双方明确约定了还款期限时,这是一种较为清晰的情况。例如,甲借给乙一笔钱,双方约定乙应在 2023 年 1 月 1 日前还款。那么,从 2023 年 1 月 2 日开始,诉讼时效就开始计算。因为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债权人的权利就有可能受到侵害,此时就具备了计算诉讼时效的条件。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甲如果要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债权,就需要在 2026 年 1 月 2 日前提起诉讼。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贷。这种情况相对复杂一些。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但要给债务人一定的合理准备时间,也就是宽限期。比如,丙借给丁一笔钱,没有约定还款时间。后来丙在 2023 年 3 月 1 日要求丁还款,并给了丁一个月的宽限期。那么,从 2023 年 4 月 2 日起,诉讼时效开始计算。不过,如果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情况就不同了。假设戊借给己一笔钱未约定还款期限,戊在 2023 年 5 月 1 日要求己还款,己当场明确表示不会还钱,那么诉讼时效就从 2023 年 5 月 1 日起开始计算。这是因为此时债权人已经明确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借贷诉讼时效的起算对于债权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债权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准确判断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及时行使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五十九条
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为债权人会议的成员,有权参加债权人会议,享有表决权。
债权尚未确定的债权人,除人民法院能够为其行使表决权而临时确定债权额的外,不得行使表决权。
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人,未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对于本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第七项、第十项规定的事项不享有表决权。
债权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席债权人会议,行使表决权。代理人出席债权人会议,应当向人民法院或者债权人会议主席提交债权人的授权委托书。
债权人会议应当有债务人的职工和工会的代表参加,对有关事项发表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