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偿权的行使需具备法定或约定依据,在保证人追偿权中,要求保证人已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因该承担责任的行为使主债务消灭、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无过错;在其他如侵权领域的追偿权等也有各自特定条件。

追偿权是一种法定或约定的权利,不同类型的追偿权行使条件有所不同,以下主要介绍常见的保证人追偿权和侵权领域追偿权的条件和要求。

保证人追偿权的行使条件

保证人已经向债权人承担了保证责任。这是保证人行使追偿权的前提,只有在保证人实际履行了保证义务,如代为清偿债务、承担赔偿责任等,才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例如,甲为乙向丙的借款提供保证,当乙到期无法偿还借款时,甲按照保证合同的约定向丙偿还了借款,此时甲就具备了行使追偿权的一个基础条件。

因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行为使得主债务消灭。保证人的代偿行为必须是导致主债务全部或部分消灭的直接原因。如果主债务并未因保证人的行为而消灭,保证人则不能行使追偿权。比如,甲虽然向丙支付了部分款项,但这部分款项并未使乙对丙的债务消灭,那么甲在这一阶段可能无法完整行使追偿权。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不存在过错。若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过程中存在过错,如怠于行使债务人的抗辩权等,可能会影响其追偿权的行使范围。例如,债务人乙对债权人丙的债务存在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理由,但保证人甲未行使该抗辩权而向丙承担了责任,那么甲在追偿时可能无法就该部分过错导致的损失向乙追偿。

侵权领域追偿权的行使条件

在侵权责任中,如用人单位、接受劳务一方等在承担侵权责任后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提供劳务一方追偿。这里要求工作人员或提供劳务一方在执行工作任务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为,并且该行为导致了侵权损害的发生,用人单位或接受劳务一方已经对外承担了侵权赔偿责任。例如,某公司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因重大过失导致他人损害,公司在向受害人赔偿后,有权向该有重大过失的员工追偿。

不同类型的追偿权在行使时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要求,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判断和行使。

追偿权的行使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和要求(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十九条

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