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罪和亲告罪有区别。亲告罪是指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强调犯罪的追诉需要被害人等提出告诉;而自诉罪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范围比亲告罪更广。

亲告罪是刑法理论上的概念,在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的亲告罪包括侮辱罪诽谤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虐待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侵占罪。亲告罪的核心特点在于,其追诉权掌握在被害人手中,只有被害人亲自向司法机关提出控告,司法机关才会对犯罪行为进行处理。这体现了对被害人意愿的尊重,因为这类犯罪往往涉及个人的名誉、婚姻自由等较为私密的权益,被害人可能基于各种考虑,如亲情、名誉保护等,不愿意将事情公开化。

自诉罪则是刑事诉讼法中的概念,是一种诉讼程序上的分类。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也就是亲告罪;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由此可见,自诉罪的范围比亲告罪更为宽泛,亲告罪只是自诉罪中的一部分。

亲告罪侧重于实体法上对犯罪类型的界定,而自诉罪侧重于程序法上对诉讼方式的规定。亲告罪是自诉罪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诉罪还涵盖了其他符合特定条件的案件。

法律依据:

《招标投标法》 第五十八条

中标人将中标项目转让给他人的,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转让给他人的,违反本法规定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转让、分包无效,处转让、分包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