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老板没有与员工签订合同,需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向员工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员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个体老板作为用人单位,若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双倍工资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里的工资是指员工正常工作时间的应得工资,一般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计算。例如,员工每月工资为5000元,从入职第二个月开始,到满一年之前,老板除了正常支付5000元工资外,还需额外支付5000元作为赔偿,即每月共支付10000元。计算双倍工资的起止时间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最多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
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这对员工来说,在工作稳定性上有了更多保障。
员工若遇到个体老板未签订合同的情况,可以先与老板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维权过程中,员工需要收集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九条
公民因结婚、离婚、收养、认领、分户、并户、失踪、寻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户口变动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