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签合同的诉状需包含标题、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落款等内容。
一、标题
一般为“民事起诉状”,位于纸张首行居中位置,字体可适当加大,以突出显示。
二、原被告信息
要分别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情况。如果是自然人,需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需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以便法院能够顺利送达法律文书。
三、诉讼请求
明确、具体地列出原告希望通过诉讼达到的目的。比如请求法院撤销因欺骗而签订的合同;要求被告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赔偿原告因签订和履行该合同所遭受的损失等。诉讼请求应当合理合法,具有可操作性。
四、事实与理由
这是诉状的核心部分。详细叙述签订合同的过程,包括时间、地点、双方沟通的情况等。着重说明被告实施欺骗行为的具体方式、手段和内容,以及这些欺骗行为如何影响原告做出签订合同的决定。阐述原告认为合同应当被撤销或被告应当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如《民法典》中关于欺诈订立合同的相关规定。
五、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列举能够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如合同文本、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证人证言等。说明证据的来源,例如证据是由谁提供的,在哪里获取的。如果有证人,要写明证人的姓名和住所,方便法院传唤证人作证。
六、落款
写明受诉法院的名称,一般是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原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起诉的日期。
在撰写诉状时,要确保内容真实、逻辑清晰、语言规范。如果对法律程序和诉状撰写不太熟悉,也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