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诉讼时效3年一般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对于有明确还款期限的借贷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例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乙应在2023年1月1日还款,那么从2023年1月2日起,诉讼时效开始起算3年。这是因为还款期限届满后,债权人的权利已经处于可以主张的状态,债务人如果未按时还款,债权人就有权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但要给债务人一定的合理准备时间,也就是宽限期。当宽限期届满时,诉讼时效开始计算。比如,甲借给乙一笔钱,没有约定还款时间,后来甲在2023年3月1日要求乙在1个月内还款,那么宽限期到2023年4月1日结束,诉讼时效就从2023年4月2日起算。

如果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时,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那么诉讼时效期间就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例如,甲在2023年5月1日向乙索要借款,乙当场表示不会还钱,此时诉讼时效就从2023年5月1日开始计算。

了解借贷诉讼时效的起算点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债权人能否通过法律手段有效追讨债务。债权人应当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避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