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肇事不赔偿起诉车主,需先收集证据,撰写起诉状,确定管辖法院后提交起诉材料,后续参加庭审等诉讼流程。
要明确起诉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如果车主存在过错,如将车辆借给无驾驶证的人、车辆本身存在安全隐患等,车主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起诉车主。
第一步,收集相关证据。证据是诉讼的关键,主要包括事故责任认定书,它明确了事故各方的责任划分,是确定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医疗费用票据,这是主张赔偿医疗费用的凭证,涵盖了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病历资料,记录了伤者的受伤情况和治疗过程;误工证明,用于证明因事故导致的误工损失,通常由工作单位出具;财产损失的相关证据,比如车辆维修发票、物品损坏的照片等。
第二步,撰写起诉状。起诉状应包含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明确的诉讼请求,例如要求车主赔偿的具体金额,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财产损失等各项费用;事实和理由部分,要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经过、责任认定情况以及车主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
第三步,确定管辖法院。一般来说,交通事故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自己较为便利的法院进行起诉。
第四步,提交起诉材料。将准备好的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一并提交给管辖法院,并按照法院的要求缴纳诉讼费用。
第五步,参加庭审。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在庭审过程中,要遵守法庭纪律,按照法官的指引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诉讼活动,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和理由。
等待判决结果。法院会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作出判决。如果车主在判决生效后仍不履行赔偿义务,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