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人轻伤没钱赔偿时,受害者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法院判决后若被告仍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若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可随时恢复执行。同时,加害人可能因未积极赔偿影响量刑。

在致人轻伤的案件中,根据法律规定,加害人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还需对受害者进行民事赔偿。若加害人没钱赔偿,首先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民事诉讼中,受害者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医疗费用清单、误工证明、伤残鉴定报告等,以确定赔偿的具体数额。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公正的判决。

当法院判决生效后,如果加害人仍然没有按照判决履行赔偿义务,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加害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加害人的财产等。

如果加害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受害者的权益无法实现,一旦发现加害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受害者可以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从刑事责任角度来看,积极赔偿受害者并取得其谅解,通常是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的从轻情节。如果加害人没钱赔偿,没有取得受害者的谅解,那么在量刑时可能不会得到从轻处罚,甚至可能会被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加害人及其家属可以尝试与受害者进行协商,制定合理的赔偿计划,如分期赔偿等,尽量争取受害者的理解和同意。致人轻伤没钱赔偿虽然会面临一些困难,但法律为受害者提供了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致人轻伤没钱赔偿怎么办(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